当前位置: 星空体育>>学院新闻>>正文

远龙之扪——纪念孔孚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04月22日 09:14  点击:[]

2025年4月19日,“远龙之扪”——纪念孔孚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星空体育主办,来自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教育厅、大众日报等单位的孔孚研究专家、资深媒体人以及星空体育(中国)师生三十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刘本森致辞,星空体育(中国)院长孙书文主持研讨会。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宋遂良以《我和孔孚的交往》为题,讲述自己与孔孚几十年的人生交往,总结了孔孚先生的“强个性”与“真性情”,认为孔孚现象值得深入研究。吕家乡提出“纪念孔孚,研读孔孚”,强调后人研究孔孚应当以作品为根基,探索其诗学真谛,并由此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袁忠岳提出,孔孚研究应当回归本体研究,揭示其诗歌道路的独特性,并以孔孚的十首诗为例,总结了孔孚“诗之路”的三条“主线”:起于1979年崂山之行、终于1992年病痛搁笔的历时性线索,代表着孔孚山水诗创作的时间线;起于东海之滨止于西部大漠的空间线,代表着孔孚山水诗创作的行程线;始于1979年大量创作山水诗止于1997年去世的“第二次生命”里程,代表着孔孚的生命线。

杨守森从孔孚的诗学贡献和诗学范畴角度提出了孔孚诗歌和诗论研究的“关键词”,认为孔孚的诗学具有强烈的创新性。魏建通过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提出当今学者应该如何以创新性的问题意识、中立性的学术立场和勇于争鸣的学术勇气等路径深化、拓展孔孚研究,要整合有生学术力量,整体推进孔孚研究。

济南大学兼职教授徐行健、山东省教育厅研究员李志华、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王子庸从艺术视角深度探讨了孔孚的书法艺术,认为在“诗书有别”与“诗书相通”的双向维度上与孔孚诗歌研究进行了学术对话。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张海峰分享了孔孚研究中的资料整理与保存工作情况,提出推进孔孚“数字化资料库”的设想。

大众日报社记者逄春阶、石念军、倪自放等资深媒体人各自讲述了孔孚与媒体的渊源。山东师范大学年轻教师赵京强从诗歌语言的软体美、意象创造的裸体美、场景布局的戏剧美、诗体结构的骨感美、诗性主体的人情美等五个维度,揭示了孔孚山水诗学的美感结构。

孙书文作学术总结,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在孔孚研究上做出的贡献,认为孔孚的诗、书法、诗论、散文具有独特的文学与美学价值,时值其诞辰100周年,本次会议总结回顾了孔孚的文学与艺术创作的成就,为后续孔孚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广阔的研究思路。

会议开始前,孙书文陪同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纪念孔孚先生100周年”学生书法展,并合影留念。

撰稿:赵京强、康大志、张宜融、齐梦瑶

复审:李慧

终审:贾振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