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星空体育>>学院新闻>>正文

【学术报告】张莉:萧红和她的文学世界


2025年03月17日 08:34  点击:[]

2025年3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星空体育(中国)张莉教授应邀作客山东师范大学崇文大讲堂,在千佛山校区教学三楼3141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题为“萧红和她的文学世界”。讲座由星空体育(中国)魏建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宫立教授、星空体育(中国)于冬云教授、孙桂荣教授等师生4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张莉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星空体育(中国)副院长、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也是“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的创始人、“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的获得者和萧红研究的专家。张教授开场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设问:萧红以其短暂的生命里程和为数不多的文学作品,何以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百年历史上保持持久的魅力?她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萧红找到了一条如何将“个人经验”转化为“文学经验”、如何以“生活自我”创构“文学自我”的道路。张教授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点:

一是从萧红的“非虚构写作”来看,以《商市街》为代表。在这部极具自传性质的散文集中,萧红以她“偏僻的视角”写下了她所认为的宝贵生活,展现出日常生活的魅力,她使那些“不值得写的”变成了可写的、有趣的、生机勃勃的。萧红用她的文字告诉我们,如何在“偏僻的生活”中书写自身,重建了一种散文美学。

二是从萧红的小说创作来看,以《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为代表。张莉教授认为,萧红在小说中将其所见所感娓娓道来,构建了一系列并不连续的生活场景和叙事片段。她并未让“小说”的文体意识束缚自己的文学叙事,而是以“越轨笔触”一点一点地描绘人与动物“忙着生、忙着死”的生存本相,文学的持久魅力就在小说对“人的愚昧”的缓缓揭示中持续不断地渗透出来。

张莉教授总结说,萧红在短暂的人生里,以她为数不多的作品从“饥寒交迫”的自我经验中提炼出弱者共有的人生经验,构建了深具感染力、影响力的“文学世界”。在这一意义上,命运剥夺了萧红的生命权,却让她以文学的方式返回人间;她的生命因不堪个人的病痛而终止,而她的文学则因呈示人类的共同命运而永在。

整场讲座,张莉教授娓娓而谈,情感充沛而又说理透辟,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魏建教授盛赞张莉教授是真正“懂”文学的人。在互动环节,本校于冬云教授、孙桂荣教授、陈鸣镝博士以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逯燕副教授等都与张莉教授就女性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研究等问题展开良好的学术互动。

最后,孙桂荣教授作会议总结,认为张莉教授不但以其学术研究例示了忠于文本细读、打破理论先行的成功之道,而且借助于网络传媒和各种线下活动在大力推出青年作家、推进中国女性文学繁荣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值得我们尊敬和认真学习。

撰稿:赵京强

复审:李慧

终审:贾振勇

关闭